(资料图)
一、题文
西征记(节选)宗 璞晴朗的日子没有几天,天空又变得阴沉沉的,像随时要撒下雨雪。孟嵋坐在教室里,准备上课。这节课是江昉先生的《楚辞》。这些日子因抗日战事和学生从军,人心波动不安,但教室里还是坐满了人。江昉抱着一摞书走进教室,他拿起粉笔,在黑板上写了"国殇"两个大字。读完全诗,默然片刻,他开始讲,讲到"首身离兮心不惩"时,激昂起来:"人死了,可是其心不改,精神不死……最后一句"魂魄毅兮为鬼雄",这个"毅"字很重要。"他起身到黑板前写字,只听"哧"的一声,长衫的下摆被椅上露出的钉子撕破了,现出里面的旧棉袍,有好几个破洞,棉絮从破洞里露出来。江昉毫不觉得,只管讲述,棉絮探着头陪伴他一直到下课。江昉放下粉笔,几个同学围上去提问题。一会儿,人散去了。孟嵋早从老校工处拿来了针线,走上来说:"江伯伯,我来缝一下,不然走起路来不方便。"江昉看看嵋,有些惊异地说:"你真长大了。"遂脱下长衫放在教桌上,嵋把撕破处对好,飞针走线,针脚匀净细密,这是碧初特意教的,一时缝毕,将长衫递给江昉。江昉走后,嵋也离开教室,恰遇庄无因来找她。又下雪了,下得很急,不像昆明的雪。两人转过几间教室,走进图书馆。他们在最里面的长桌前,对面坐了。无因取出一叠粗纸,开始笔谈。"解析几何有问题么?"嵋的下节课是解析几何。"现在的问题不是解析几何,我有更重要的问题。"无因脸上显出一个大问号。"我在想,社会需要我们做什么?我们最应该做什么?我想去从军,像玮玮哥那样。"嵋在"从军"下面重重画了条横线。"你从军能做什么?我很难想象。"急雪在窗外飞舞,敲打着薄薄的玻璃窗。窗隙中透进了冷风,有同学过去将窗关紧。这一切他们两人都不觉得。"我做我能做的一切。"这是嵋的回答。无因写道:"我可以做些建议么?""我知道你的建议,应该好好读书,可是现在更需要我们的地方是战场。"无因看了不语。嵋又推过一张纸来,上写着:"我想去加一把力,打胜仗,好结束战争。我想,那也是我们的本分。""当然我也有这样的本分,不过我也有别的本分。你也有别的本分。"嵋抬头望了无因一眼。继续低头看那张粗纸:"你应该继续读书,你会有大作为的。你没有被征调,也不需要你做志愿者。"两人相视无语。无因收起那些粗纸,他们走出图书馆。急雪已经过去,几点雪花缓缓飘落。嵋去上解析几何,走过另一间教室时,正遇李之薇出来,两人遂一起走。"我正要去找你,"之薇说,"你知道吗?我有一个大决定。""我也有一个大决定。"嵋说。两人对望,都笑了。晚饭后孟弗之才回来,嵋与合子端过一个炭盆,让他烤烤手脚。母亲吕碧初也走过来,坐在对面椅上。嵋、合子各自拿了小板凳偎在父母身旁。弗之下午去送过一批出发的学生,他说:"我站在那里,看着眼前那些年轻的脸,一个个都显得那样聪明活泼。我们不得不将他们送上战场,我们不得不如此。我难过的是,自己不能去。"灯光昏暗,弗之长叹一声。这时嵋忽然大声说:"爹爹,娘,我要去从军。"碧初猛然站起来,一手扶住嵋的肩。"你?"弗之说,"可你是女孩子!"正上高二的弟弟合子委屈地说:"我已经去报过名了,可是说我们年纪太小了。"嵋说:"我认真考虑过了,我要为胜利加一把力。""阿爷无大儿,木兰无长兄。"弗之喃喃自语。"我不必"市鞍马",也不是"替爷征"——不过,也算是代爹爹完成一个心愿吧。"嵋说着,望了母亲一眼,不觉流下泪来。碧初也已泪光莹然,一大滴眼泪落在嵋的额上。弗之伸手拭去了这滴泪,又抚着嵋的头,手在微微颤抖,默然不语。燃烧的木炭由红转白,发出轻微的声响。这一晚,弗之夫妇很久不能入睡。就嵋的性格来讲,她做出什么事,他们都不会惊异。他们能给嵋什么?只能是一副小小的行囊,装着她打胜仗的信心。次日,嵋清早到李之薇家,"我已经准备好了。"嵋说,"很顺利。""我这里可不顺利。"之薇向房门扫了一眼,低声说,"妈妈和我吵,她不准我去。"中午时分,李涟回来了。"薇儿,"李涟定了定神,唤了一声,和女儿之薇一起走到院中,"我可以明白地说,我支持你从军,国难当头,谁都有责任。若是说不通,就只管去好了。"又一天,之薇特地到父母的卧房仔细擦拭了摆在墙角的小供桌。回头见母亲面容憔悴、神情黯然,心上一酸,走过来想抱住母亲。但是她没有这个习惯,几次张口,只说:"如果家里真需要我,我就不去。"母亲金士珍摇头,并不看她,说:"小处需要你比不上大处,你去吧!"这是之薇没有想到的,她一歪身坐在母亲身边。母女依偎着,许久没有话。三日后,嵋戴着母亲缝制的温暖的手套,告别了父母,和之薇一起到曲靖医士训练班报到去了。(节选自宗璞《西征记》,人民文学出版社,2015年8月版)7.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,不正确的一项是( )A.“我认真考虑过了,我要为胜利加一把力。”孟嵋对父母说的话庄重而果断,可见从军是她深思熟虑后的决定,也表明她对抗战胜利的坚定信心。B.长衫被撕破却“毫不觉得,只管讲述”,这体现了江昉先生教学的专注投入和洒脱不羁的性格,同时也表现出先生的壮然情怀和赤子之心。C.文中“弗之伸手拭去了这滴泪,又抚着嵋的头,手在微微颤抖,默然不语”,通过细节描写,写出父亲听到女儿要“替父从军”内心的欣慰与激动。D.文章记叙庄无因与孟嵋图书馆对话这一情节,通过庄无因来反衬孟嵋,表现出孟嵋励志上战场报国的决心,展现出战争时代特殊的青春抉择。8. 小说多次提到"雪",请简要分析其作用。9. 小说在叙事谋篇方面有什么特点,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。
二、解答
【答案】7.C 8.①既点明了季节时令,又暗示了人物所面临的残酷的现实环境:开篇阴沉寒冷的自然环境也是暗无天日、形势危机的抗战背景。②渲染紧张的氛围,为人物出征蓄势:大雪烘托出战争时代独有的紧张氛围,雪越是急,越能衬托出这一群毅然奔赴战场年轻学子的慷慨激昂。③暗示情节的发展与人物关系:庄无因和孟嵋的激烈争执就是在急雪中愈演愈烈。④烘托出人物走出书斋、投身抗日的心路历程:从雨雪欲来、急雪纷飞到雪缓缓飘落,雪的变化将孟嵋从书斋走向前线的决心一步步展现出来,雪伴随着孟嵋抗战决心层层递进,最后义无反顾。 9.①多采用对话。以人物对话串联情节,使叙事紧凑集中,人物形象更鲜明。②叙事和写景结合。文中多次出现雪景描绘,将人、事、物巧妙结合,拓展读者想象空间。③运用细致的场景描写推开情节。如江昉上课、图书馆笔谈、孟家话从军、李家母女依偎等场景描写,使叙事节奏平缓又有条不紊。④叙事线索清晰,小说围绕孟嵋和李之薇从军这一中心事件展开叙述,勾连众多人物故事,表现时代风貌。⑤运用第三人称叙述故事,真实客观地再现了一代青年学子走出书斋投身抗日救国的心路历程,叙述笔法自由灵活。【解析】【7题详解】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。C.“写出父亲听到女儿要“替父从军”内心的欣慰与激动。”错误,此处刻画一位父亲虽然支持女儿,却不免不舍难过的复杂心情。故选C。【8题详解】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中环境描写作用的分析能力。环境是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所,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(自然景物)。而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,包括社会环境描写和自然环境描写(景物描写)。它对表现人物的身份、地位、性格,表达人物心情,渲染气氛都有重要作用。因此,环境描写在文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。主要有以下几方面: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,增加事情的真实性;渲染气氛,烘托人物的心情;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;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;推动情节的发展;深化作品主题。当然,一段具体的环境描写,它的作用往往是多方面的,这需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去综合分析,切忌生硬地把它归结为某一种作用。文章开头提到“天空又变得阴沉沉的,像随时要撒下雨雪。”这里点明了季节时令为冬季,天气由晴朗变得阴沉沉,且即将下雪,又暗示了人物所面临的残酷的现实环境,与后文情节结合可知开篇阴沉寒冷的自然环境也是暗无天日、形势危机的抗战背景。第五自然段“又下雪了,下得很急,不像昆明的雪”用“急”修饰下雪的状态,渲染烘托出战争时代独有的紧张氛围;身为女子的孟嵋都想要从军上战场,更加突出了紧张的氛围;同时为人物出征蓄势,雪越是急,战争越紧张,条件越恶劣,越能衬托出这一群毅然奔赴战场年轻学子的慷慨激昂。第十一自然段“急雪在窗外飞舞,敲打着薄薄的玻璃窗”,暗示情节的发展与人物关系。孟嵋想要从军上战场,为国出力,庄无因却不同意他的想法,希望它能好好读书,因此两人产生激烈争执,就像风中的急雪拍打窗户噼里啪啦,争吵愈演愈烈。第十八自然段“急雪已经过去,几点雪花缓缓飘落”,烘托出人物走出书斋、投身抗日的心路历程。从雨雪欲来、急雪纷飞到雪缓缓飘落,雪的变化也是孟嵋心路历程的变化,战争紧张而激烈,使得孟嵋内心也像雨雪欲来一样阴沉沉的;受到“国殇”的影响,她想要从军,但是其他人的阻拦,使其内心很矛盾,就像急雪纷飞;最后打定注意参军,况且还有李之薇也想参军,更加坚定了她的决心。从书斋走向前线的决心一步步展现出来,雪伴随着孟嵋抗战决心层层递进,最后义无反顾。【9题详解】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情节叙述技巧的分析能力。小说的叙述问题,包含小说的叙事观点,作者、叙述者、人物和读者的关系,叙述人称,叙述线索,叙述时间,叙述节奏,叙述密度,叙述基调,叙述距离,叙述语言等。高考常考的是情节的叙述手法。情节叙述手法指的是作者是如何叙述故事的,包含小说的叙事观点(叙述视角)、叙述人称和叙述方法。本题题干“请简要分析小说节选部分叙事特点”,首先,小说采用了第三人称叙述的方式展开内容,这种笔法比较灵活自由,便于书写各类人物的事迹;其次,小说线索明晰,紧紧围绕孟嵋和李之薇从军的事件来写,通过与之有关的事件和人物,勾连人物故事,表现众多人物的精神风貌。再次,宗璞以汉赋铺陈的手法,从人物的活动方位的变化入手,多方位、多层次地刻画不同的场面,塑造不同的人物。比如,江昉老师讲课的场面,刻画江昉的形象,表现孟嵋等学子深受传统文化熏陶,深受老师影响等深层背景;与无因的谈话,展现孟嵋的内心世界;回到家里与父母的谈话,表现家庭的影响;李之薇母女的依偎,刻画了一位深明大义又有血有肉的母亲形象等。另外,“雪”的环境描写烘托了气氛,起到了很好的背景作用。还有,小说叙述节奏平缓,宗璞擅长以内敛、节制、蕴藉的笔调叙述,将汹涌的情感激流深藏于平静的叙述之中,比如“嵋说着,望了母亲一眼,不觉流下泪来。碧初也已泪光莹然,一大滴眼泪落在嵋的额上。弗之伸手拭去了这滴泪,又抚着嵋的头,手在微微颤抖,默然不语,燃烧的木炭由红转白,发出轻微的声响”,孟嵋从军,对这个家庭来说绝对是一件大事,而人物情绪的暗流就在这种含蓄而又内敛的叙述中波涛汹涌,小说显得风轻云淡,草木含情。但正是在这样一种叙事格调中,小说的人物形象一个个从那背景中清晰地凸现出来,稳稳地站立在我们面前。最后,小说语言简洁洗练,有一种典雅之美。如“两人相视无语,无因收起那些粗纸,两人走出图书馆、急雪已经过去,几点雪花缓缓飘落。无因打伞送嵋到教室,便自走了”“我不必‘市鞍马’,也不是替爷征’……不过,也算是代爹爹完成一个心愿吧”。本文到此结束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下一篇:最后一页
Copyright 2015-2022 亚洲导报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:豫ICP备20022870号-9 联系邮箱:553 138 779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