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日,惊蛰。
用“春雷乍响”宣告“春,高调复出”!
(资料图片)
用“蛰虫出动”圈定“十里芳菲”,
用“春水潺潺”染遍“桃红柳绿”,
用“黄鹂布谷”唤起“生灵万物”……
把春天打包装进耳朵里是怎样一种体验?@所有人,你的春天在惊蛰之日向你发起了一份听力小测试!请听音频猜猜春日风物!
第一题
答案:春雷。
一雷惊蛰始,春天,就这么摇滚地登场了!
当阵阵轰隆唤起一个激灵,你会豁然敞亮:没有哪一个时节只有一副面孔,就像没有哪一种生命只存在一种可能。这春,“有雨润如酥的细腻,亦有云天炸裂的阳刚;有俯首低眉的切切呢喃,亦有金刚怒目的石破天惊。”
春雷乍响时,万物上新时。
第二题
答案:春雨。
淅淅沥沥,滴滴答答——
与其说春雨是从天而降的打击乐,不如说她是世上最擅舞弄音律的乐工,田野,小溪,花园,屋檐,雨伞,无不是她的琴键,待她以点金之手一个个弹过去敲过去,万物就伸展、透亮、好看了。
这细细密密轻轻柔柔的单调节奏里,自有一番释然的安慰与畅然的快意,听着听着,有些烦恼,跟着云销雨霁了。
第三题
答案:黄鹂。
黄鹂登场,主持一场大好春光。
是杜甫笔下“两个黄鹂鸣翠柳”的天籁,是徐志摩笔下“像是春光,火焰,像是热情”的惊艳,黄鹂的歌声,令人迷恋,好似有颜色有温度有光亮,光是入耳,已能想见春日的鹅黄与明媚。
第四题
答案:燕子。
无燕子,不春天。之于不少人,没有小燕子的童年也是不完整的。最先学会的儿歌“小燕子穿花衣,年年春天来这里~”,最初上手的简笔画“一双剪刀似的尾巴”,最稚嫩的笔触在作文本上写下“春天来了,小燕子又回来了”,“似曾相识燕归来”也不尽是感伤,还有物是人非中的绵暖守候。
第五题
答案:布谷鸟。
怕这春还不够热闹浓郁,布谷声里多了一份“暖场”带动气氛的节奏。
你从“布谷——布谷——”声里听出了什么?是“不辜负——不辜负”还是“不哭——不哭”?云天外清脆响起,多情的文人说,“心里仿佛洇开了一片烟雨水乡,所有春天的祝福,也仿佛一颗一颗种子落入了软软的春之土壤。”
第六题
答案:蜜蜂。
“蜜蜂来了,花盘瞬间达到金色的巅峰状态。金色王国城门大开,鼓乐高奏。金色的高音一路升调,磅礴直指音域最顶端。”这时节,油菜花的“金色磅礴”怕只有秋日百亩向日葵追得上。当油菜花与蜜蜂相遇,极致的甜蜜回应了极致的绽放。
第七题
答案:潺潺溪流。
像人在和煦春日里伸了懒腰,表情舒展了开来,大地的眼眉——冰封的河流,也终于喜笑颜开了。
再流经的,就是樱花水桃花水了,“掬水月在手,弄花香满衣”,寻春正当时。
第八题
答案:鱼吐泡泡。
“春风,春暖,春日,春长,春山苍苍,春水漾漾。”
沉寂了一个凌冬的鱼儿,在这漾漾春水里翻了身,吐出的泡泡是它们种在春天里的花朵。只见水面潋滟,一时分不清是风动波光粼粼还是游鱼摆尾乐陶陶。
第九题
答案:风动风铃响。
且听春风吟。
此刻,你站的地方,吹过来的风都是暖的、好听的。
第十题
插画《二十四节气之雨水》
央视新闻《夜读》X水墨画家皇小小
独家呈现
答案:敬一丹的春日诵读。
惊蛰,即“一声春雷动,遍地起爬虫”,上天以打雷赶起蛰居的虫子。实际上,这些虫子是听不到震雷的,大地回春气温上升,才是它们终结冬眠“惊而出走”的原因。
第一声春雷过后,窗外桃枝上,几粒花蕾初解风情地鼓绽起来。贴着地面吹来的风,已变轻软。“春雷响,万物长。”正是大好的“九九”艳阳天,气温进一步回升,雨水增多,辛夷破蕾,玉兰树高枝上开满粉白的花,似迎风奔向未来。
大地容光之焕发,令人略感意外。
这一望,山就青了,水就绿了。天气转暖,小孩子在外面疯玩,早已扒掉身上棉衣。树枝上缀满嫩叶,远远近近许多村子都遮隐在一团团绿雾之中。婆婆纳、三叶草、老鸹草纷纷开出细细碎碎的花。
当无数条蚯蚓开始在地下运动,就把小草的脚底挠得痒痒的。日照越来越长,田野一望青碧,原本匍匐在稻茬桩下的紫云英小苗,熬过了冬霜雨雪,早春暖润的风一吹,细叶落落大方地肥绿亮润起来,已把一块块田地遮盖严实。
“惊蛰地气通,锄麦莫放松。”还有“到了惊蛰节,锄头不停歇”之说,不仅锄去杂草,更要让土壤疏松透气。小麦拔节,油菜始花,皆须适时追肥,补壮身子,增加优势。
风儿带来新绿的喜悦,落地生根的日子里,阳光像鱼鳞似的闪烁。一群一群的小鸟在疾飞鸣叫,如精灵一般忽上忽下。它们的羽色近似泥土,落下来便会无影无踪。河滩上,有人脱了衣在挖宕栽树。
“惊蛰刮北风,从头另过冬。”天气时暖时冷,摇摆大,“倒春寒”杀回马枪,过冬的棉衣还不能一下丢掉。
配乐丨巫娜 - 晚风夕霞
文章丨节选自谈正衡《节气的呢喃与喊叫》
配图丨除标注外 均出自视觉中国
你猜对几个?
监制丨李浙
编辑丨王若璐
校对丨高少卓
下一篇:最后一页
Copyright 2015-2022 亚洲导报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:豫ICP备20022870号-9 联系邮箱:553 138 779@qq.com